《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发布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 发布时间:2024-06-2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6月22日,首届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24暨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会议期间,《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
《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发布
【概要描述】6月22日,首届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24暨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会议期间,《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 发布时间:2024-06-26 11:09
- 访问量:
6月22日,首届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24暨全国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会议期间,《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云龙湖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赵跃民和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等的嘉宾,以及来自北京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的代表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63家单位200余名专家参加开幕式。《共识》提出了五个方面内容,分别为:协同联建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矿业类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成立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设置矿业类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系列奖励。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表示,此次论坛围绕“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进行探讨,对于完善智能采矿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促进学科交叉,推进智能采矿领域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基础不稳固、人才短缺的情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提出要凝聚行业共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共同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行业特色高校开展智能采矿工程学科建设,拓展产学研用人才的培养路线;要坚持创新驱动,将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作为发展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赵跃民对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建设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充实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建设内涵;二是发挥地矿特色,广泛协同、相互借鉴、持续改进,形成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共识;三是组建培育专业交叉型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大融通”的教育思路;四是要数智赋能专业建设,坚持以行业需求为靶向、成果产出为导向,将数字教育、人工智能+等新型教学手段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长李增全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兼具煤炭开采与自动化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汇聚各院校和企业的优质教材、实训资料,建设智能采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要完善智能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要进一步深化教学与实践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会议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研讨会三个环节。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24开坛仪式。在主题报告环节,王国法作题为“对智能采矿工程专业与教材建设的认识”的报告。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采矿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承办,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55家单位共同协办。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